Shiluo Pond
Shihluo Pond
高雄市
岡山區
石潭里
自然地理實體
閩南語發音
一指潭水名,據光緒2年(1895)《鳳山縣采訪冊》丙部〈地輿(三)〉深潭條云:「石螺潭,在仁壽里,縣北三十六里,周五里許,源受雨水,溉田二十里,冬則涸。」據稱石螺潭原有面積約一百公頃左右,因潭中盛產野生石螺、五鬚蝦、鯽魚等而命名之。西元194年日治臺灣堡圖中石螺潭與白米之間尚有碩大水潭,由於泥沙淤積,浮覆地被農民拓展農田成為低廣的稻作區,西元1921年臺灣堡圖內水潭消失。今日分布在福興、白米、協榮里之間的魚塭,就是過去的石螺潭遺跡所在。一指石螺潭庄,清代時期屬仁壽上里,咸豐5年(1852)已建有庄廟「代天府」。大正32年日治時期,為了擴展軍事設施區域,而將原屬彌陀庄的石螺潭劃入岡山街的轄區。也就是今日分屬於福興里的頂潭和屬於石潭里的下潭合稱為石螺潭。
《臺灣地名辭書(卷五)高雄縣(第二冊˙上)》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9
更新日期:11/30/2024 2:27:30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