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全台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自然地理實體類查詢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自然地理實體類明細
鯉魚山
地名說明
原名「鰲魚山」,因四面空闊,與他山不相聯屬,有如鰲魚(傳說中海裡的大龜或大鰲)出海面,張首露脊而掉尾。山雖不高卻頗秀麗,大海環其前,頗足豁登臨者心目也。今名鯉魚山,乃因其外形又似鯉魚而得名。
中文發音
Liyu Mountain
一般發音
Liyu Mountain
別名
鰲魚山、卑南山
城市
臺東縣
區域
臺東市
鄉鎮
東海里
類別
自然地理實體
歷史典故
光緒二十年(1894),當時的台東知州胡鐵花於今山麓(現忠烈祠)重建昭忠祠,以紀念開發後山死難之先賢烈士(原祠在埤南寶桑之東海濱,也就是今台東市精誠路福安宮,後因颱風吹倒,在光緒十九(1893)年暫移今媽祖廟旁)。昭和三年(1928)日本政府將臨大同路(今東和醫院)的神社遷建於鯉魚山(今忠烈祠現址),昭和五年落成,並有矗立一忠魂碑(台東縣政府,1996 : 39),昭忠祠因面臨拆除命運,善心人士則將其迎回媽祖廟。民國五十年改建為忠烈祠,忠魂碑改為台東直隸州州官胡鐵花紀念碑及另建台東縣首屆民選縣長陳振宗紀念
地名內容
其地質構造為卑南角礫岩,僅高 75 公尺左右,卻可稱得上是台東市區的地標,晴空萬里時甚至可遠眺蘭嶼及綠島。今鯉魚山已被列為台東市重要風景區之一,山區設有多條登山步道,可供一般民眾健身及假日遊客遊憩的場所。
參考典故
臺灣地名辭書(卷三)臺東縣,臺灣省文獻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