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全台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自然地理實體類查詢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自然地理實體類明細
海口砂丘
地名說明
或稱為海口砂漠,舊稱為白砂崙,今亦稱為金砂崙,原為一片高大的海岸砂丘,分布於海口港以南至鼻尖間的海濱,砂丘曾高達十公尺頗為壯觀,據推測沙源可能來自四重溪,經沿岸流帶至海口村以西海岸,再經風積而成,粒度甚細,後因人為破壞及防風林擴展而逐漸矮小消失,今不復舊觀;沙丘的消失,或亦與四重溪上游牡丹水庫的完成有關。砂丘外側為平坦綿延的砂質海灘,其中海口港北側部分已開發為海水浴場,南側沙灘外側有平淺的珊瑚礁底岩,潮間帶生物豐富。
地名說明
海口港以南至鼻尖間的海濱
中文發音
Haikoushaqiu
一般發音
Haikoushaciou
別名
白砂崙
城市
屏東縣
區域
車城鄉
鄉鎮
海口村
類別
自然地理實體
參考典故
《臺灣地名辭書(卷四)屏東縣》,臺灣省文獻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