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佳嶼地名起源有二:因本嶼幽邃,不染俗塵,可以靜心養神,如昔日彭祖居住的佳境,故名;有一彭姓老人,在本島與山羊為伴,以渡餘生,故名。本嶼亦名草萊嶼,是說本嶼遍山皆草芥,如入無人之境,彷彿仙家之蓬萊,故名。一般漁民則稱其為大嶼,以形容本島面積廣大。
彭佳嶼距離基隆港口約55公里;面積約1.14平方公里,是基隆巿7個附屬島嶼中面積最大的;島上最高點為142公尺。
Pengjia Islet
Pengjia Islet
草萊嶼、大嶼
基隆市
中正區
附屬島嶼
自然地理實體
大正9年(192)曾設為一個行政單位,戰後,亦一度屬中正區的特別里。
本島在清咸豐年間,曾住有20餘戶,約100多人,主要是以漁業為生。光緒10年(1884),法國軍艦入犯基隆,本島漁民因避難集體遷到基隆巿。日治時代開始在此設燈塔、氣象觀測站及駐軍後,又吸引了一般百姓來此居住。彭佳嶼附近海域是北台灣重要的漁場之一,常有數百艘漁船在此作業。日治時代,更曾經是世界上重要的珊瑚生產區。目前基隆巿政府有意將此島開闢為觀光遊樂風景區。
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七)基隆市,臺灣省文獻會
更新日期:11/30/2024 2:27:32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