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台南 » 臺南市遺址查詢 » 臺南市遺址明細
西寮遺址
遺址狀態簡述
遺址中心位於麻豆市區東北側約 1 ㎞處,範圍則緊鄰麻豆市區;西接約抵過港 仔聚落,東至西寮、連表聚落及下營鄉公墓東側,南過台十九甲線約抵水堀頭 北側,北至麻豆大排附近,且遺物分布範圍有略往北延伸之趨勢。全區位於嘉 南平原上,地勢低平,視野開闊,西北側多為魚塭,文化層干擾情況較為嚴重。
行政隸屬
臺南市麻豆區北勢里、臺南市麻豆區南勢里、臺南市下營區西連里
地理環境
嘉南平原-曾文溪沖積平原
海拔高度
4~7
所屬水系
將軍溪、麻豆溝(佳里沿海集水區)
遺址狀態分布
遺址西側多為魚塭、排水圳,已干擾並暴露出大量的遺物及貝塚,根據 2006 年劉益昌主持東西向快速道路北門-玉井線西寮遺址搶救發掘工作,發掘該快 速道路之橋墩基礎,顯示遺物分布範圍相當廣泛,且有區塊狀集中的現象,整 體地勢明顯由東向西陡降,確認出現有大湖與蔦松二個文化層,並各自出現二 至三個生活面,大湖文化層約出現於地表下 2.5-3.5 公尺左右,文化層非均勻分布,堆積厚度不一,尤其可見小區塊集中的生活遺跡;蔦松文化約當分則出現於地表下 30 公分至 1.5 公尺左右,可見二至三次生活面,其間自然堆積土層堆積明顯,文化層厚度不一。
遺址面積
長寬大致 2900 m×180 m,面積約 4176000 ㎡。
文化類型
大湖文化、蔦松文化
遺址年代
大湖文化:3300-1800B.P. 蔦松文化:早期約當 1500-1000 B.P.,晚期約當 1000-700B.P. (劉益昌主持 2008)。
遺址代表意義與文化意義
1. 遺址面積廣大,為本研究區域中最大型之聚落遺址。 2. 出土遺物十分豐富,具地方文化類型之代表性。 3. 遺址大部分地區保存尚好,而厚密貝塚亦提供良好保存環境(臧振 華等 1994)。 4. 東西向快速道路施工之遺址搶救發掘工作,更為釐清本遺址之文化 內涵與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