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全台 »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查詢 »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民俗與宗教類明細
慈生宮眼科第四十二方
描述文字
痛至血淚流。火盛結中州。 一服甘寒品。日出散雲浮。 甘草二錢、元明粉二錢、寒水石二錢、滑石三錢。共為末調白粥水食。 元明粉(芒硝)除了清熱,還有瀉下軟便的作用;滑石、寒水石具清熱降火的功效;甘草調整腸胃功能。總的來說,本方性質為寒性,有清熱降火的功效。此外,寒水石有分成南寒水石和北寒水石兩種,兩類寒水石,因成分不同導致其藥理作用也存在明顯差異,用藥時若不加以區別,可能會出現療效不佳的結果。 本首「眼科」藥籤,出自「北投慈生宮」。北投慈生宮是在西元1669年(明永曆23年)由當時聚居的於唭哩岸的先民們為了奉祀五谷先帝(神農氏)所興建而成,而藥籤的內容則取自西元1917年(民國6年)刊行的《呂祖博濟仙方》,目前慈生宮中還保留著婦、男、幼、外、眼共五科,總計453首藥籤。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數位物件授權
['_PDM_']
數位物件檔案類型
圖像
最後更新時間
2021-01-27T14:13:37
主題分類
民俗與宗教
記憶庫素材網址
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486872&IndexCode=Culture_Object  
原始資料網址
https://cmsdb.culture.tw/object/6572D079-05EF-4806-B94A-29ACF3D5EDF1